〔臨床研究〕
Ⅲ期胃癌根治術後中西醫綜合治療與單純化療的生存率比較
中國•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腫瘤中醫科 高 瞻 陸志范 涂小煌 饒本強
Zhan
Gao, et al: Abstract: A total of 58 patients treated
with moschus intra-abdominal inje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xibustion or acupoint massage after Ⅲstage gastric
cancer radical operation. A total of 4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treated with
only chemotherapy as control. Result: the 3-year and 5-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group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65.3% and 56.3% respectively.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41.9%,
28.6%) of the group treated with only chemotherapy. (P<0.05)
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們對98例Ⅲ期胃癌根治術後患者隨機分為中西醫綜合治療組及單純化療對照組,作3、5年生存率觀察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一般臨床資料:患者男72例,女26例,年齡28∼70歲,平均48歲。臨床確診,均為胃癌。全部行根治切除病例。中西醫綜合治療58例,其中腺癌38例,粘液腺癌6例,印戒細胞癌5例, 低分化腺癌9例;對照組40例,其中腺癌27例, 低分化腺癌6例,粘液腺癌5例,印戒細胞癌2例,兩組臨床資料基本相同。
2、治療方法
1)中西醫結合治療組:術後2∼3天,用麝香1克制成20ml滅菌麝香溶液,經腹腔引留管注入腹腔;術後2~4週開始聯合化療, 用FAM方案:ADM50mlIV,d1;
MMC8~10mgIV,d1;5─Fu500~750mgVD,d1~5; 每4週重復1週期,共4週期。 在化療期或間歇期均同時服用扶正抗癌、健脾益氣中藥方加減以及配合艾灸和穴位按摩治療。中藥基本方: 黨參30g,黃蓍15g,茯苓15g,白朮15g,甘草15g,當歸15g,仙鶴草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蓮30g,乾蟾皮6g,每日一劑,水煎服。根據患者不同辨證情況進行加減。艾灸取大椎、腎俞、脾俞、關元、足三里,隔日一次;穴位按摩取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等,每日二次自我按摩。中藥及艾灸堅持治療3年,
穴位按摩長期進行。
2)對照組: 術後2~4週開始聯合化療,化療方案同綜合治療組,4~5週期為1療程,2年內用3個療程。
3、治療結果
中西醫綜合治療組與對照組生存率的比較見附表,由附表可見,中西醫綜合治療組的3、5年生存率均高於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附表:兩組Ⅲ期胃癌生存期比較
分組 |
例數 |
生 |
存 |
期% |
|
|
1年 |
3年 |
5年 |
綜合治療組 |
58 |
94.8 |
65.3 |
56.3 |
|
|
(55/58) |
(32/49) |
(18/32) |
對照組 |
40 |
82.5 |
41.9 |
28.6 |
|
|
(33/40) |
(13/31) |
(6/21) |
X2=2.7
X2=4.2
X2=4.6
P>0.05
P<0.05
P<0.05
4、討 論
我們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Ⅲ期胃癌手術後58例,其3、5年生存率分別為65.3%(32/49),56.3%(18/32),明顯高於對照組41.9%(13/31),28.6%(6/21)。
胃癌根治切除術後輔以化學治療,消滅術前可能已存在的微小轉移灶或由於手術操作時癌細胞脫落進入血道、淋巴管或殘留在創面的癌細胞,以減少全身轉移及局部復發;但由於化療藥物的有效率不高,毒副作用大,易導致機體器官功能及免疫功能損傷;大多數化療藥物可以增加發生第二種癌瘤的危險性,還可與其他致癌物相互作用,使腫瘤的發病率增加[1]。因此,我們認為,術後輔助化療不宜長程使用,從本組資料看,正規術後長程輔助化療難以達到良好療效。
術後患者正氣受損,氣血虧虛。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健脾益氣,提高脾胃運化功能,氣血生化有源。方中黨參、黃蓍、茯苓、白朮、甘草益氣補中,健脾養胃,配以當歸、神曲養血消食;仙鶴草下氣活血,理百病,散痞滿;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蟾皮解毒抗癌,諸藥合用,能起到健脾理氣,扶正祛邪,解毒抗瘤之功效。麝香能通諸竅,開經絡,透肌骨,治積聚癓瘕,現代研究表明:對健康綿羊腹腔埋藏麝香,發現淋巴細胞增生活躍,並能改善微循環,疏通淋巴管,能增強對腫瘤的免疫,破壞癌細胞外週防護因子,有利於捕捉殘餘癌細胞的作用。對艾氏腹水癌細胞有較強的殺滅作用[2]。國內李維藩等以手術切除癌灶,加麝香腹腔埋藏治療消化道癌千例, 均存活8年。說明麝香有清除殘餘癌組織的作用[3]。本組應用時患者偶感腹痛,經對症治療可緩解,無其他不良反應。艾灸加穴位按摩可通經活血,調整陰陽,調動患者機體的抗癌能力,協調機體器官系統之間及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達到防癌抗癌的作用[4]。
研究表明,通過合理、有效的中西醫綜合治療Ⅲ期胃癌,能將西醫的祛邪抗癌(手術,化療)與中醫的扶正抗癌(中藥,艾灸,穴位按摩)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點,取長補短。調整機體內的臟腑、陰陽、氣血、經絡的功能,使內環境達到穩定。這樣,既有效地根治了局部癌腫,又提高了機體全身情況和免疫功能以及抗癌能力,對癌的轉移、復發予以某種程度的控制,是提高遠期療效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郁仁存等編著《老年腫瘤防治知識》,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2、常敏毅編著《抗癌中藥》,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第1版,P.567~568。
3、李維藩《手術切除癌灶加麝香埋藏治療消化道癌4例》,北京中醫雜誌1984年4月23日。
4、郁仁存等主編《腫癌研究》,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第1版,P.134。
洽詢地址Add.: 2712 San Gabriel Boulevard
Rosemead,
CA 91770 U.S.A.
電話Tel.: (626) 288-1199
傳真Fax: (626) 288-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