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补肾气法与性激素补充疗法(HRT)对照研究

Compared Study of Kidney-Qi Reinforcement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 for Female Menopause

                       

香港东华三院东华医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

         刘敏如   

更年期中医学称绝经前后,其相关病症称绝经前后诸证。1994WHO建议更年期改名为围绝经期,同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但是“更年期”一词形象生动、简练、易于理解,方便医患交流,实践中还在继续使用。因此本文仍以更年期冠名。

“补肾气法”是笔者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女性更年期有关病症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主治法。

“HRT”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即性激素补充疗法。

一、补肾气法提出的依据

1998年有关心脏和雌/孕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HERS),发现HRT组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作较对照组升高,认为HRT不能减少心血管发作的危险。HERS报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对雌激素防治心血管疾病存有疑虑。

特别是20027月《美国医学会杂志》编辑部社论,以“Failure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Therapy for Prevention(雌激素加孕激素疗法用作预防的败退)”为标题,认为“WHI的研究结论是有力可信的,它和其它研究资料均显示,雌激素加孕激素的作用与单用雌激素不同,它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以及增加单用雌激素时的其它副作用。虽然增加的绝对风险很小,也应停止长期使用它,不要再用作预防慢性疾病。防治骨质疏松和冠心病等,可用其它致癌和冠心病风险较低的药物和方法。”这一评论的发表,引起了“HRT”使用的轩然大波。

为此,本文从中医药角度提出补肾气法,并与HRT对照研究,以期寻求中医药对更年期相关病症的治疗优势。

(一)理论依据

根据中医学生殖轴理论,认为“肾是发动元阳,滋生元阴,蒸腾肾气的重要脏器”,是“阴阳之本,元气之根”“五脏六腑之本”“肾主生殖”、肾气即“精气,寓元阴元阳”。肾气滋生的“天癸”,是主司生长、发育、生殖之精微,肾气盛,天癸至,肾气虚,天癸竭。肾主生殖的作用主要由天癸的生理消长来体现。“肾脑相通”“心肾相济”“肝肾同源”“脾肾相资”,在更年期妇女处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精血渐亏,阴阳易失平衡的生理状态,易于出现以肾气虚为主的病证,故当以补肾气为主。

(二)前期研究

近十余年来,笔者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冲任-胞宫轴”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等生殖理论,提出了“补肾中药对女性生殖轴影响”的研究方向,持续地通过一系列研究:陆华、刘金星博士的有关补肾中药促卵泡发育与排卵的研究、游向前博士的更年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宋韬博士的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实验研究、刘昭阳博士的黄体功能不健的研究、时丹博士的“补肾中药对雌性更年期大鼠生殖功能轴调控的实验研究”、林耀堂博士的“补肾中药复方对雌性去势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影响”、姜向坤博士的“补肾中药复方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影响的实验研究”,均初步获得了研究方向的相关结果,前期研究的基础为本法的提出打下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持续稳定在“补肾中药防治更年期病症的研究”,并提出了“补肾气法”

二、补肾气法在女性更年期相关方面的验证

(一)流行病学中医肾虚证的调查

首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对1616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所调查的64种临床症状中,均以肾虚及其相关症状(群)的曾患率最高。按百分比最常见的为健忘(53%)、腰脊酸软(49.2%)、头发易脱落(46.7%)、头痛(46%)、牙齿畏酸冷或松脱(45.6%),属中医肾气虚的典型症状,其曾患率和评分总值也最高。调查结果基本左证了中医关于绝经前后诸证主要为肾气虚所致的传统理论的客观性,流行病学中医肾虚证的调查为临床运用补肾气法提供依据。

(二)临床初步验证

根据治法和临床经验拟定补肾气中药复方,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临床观察,将流行病学发现的80名符合纳入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及中医肾虚症状的病例,随机分为4组:安慰剂组、HRT组、补肾中药I组、补肾中药II组,观察补肾中药复方对生殖内分泌、心血管功能、脂代谢和骨代谢水平的某些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补肾中药复方对于肾虚诸症评分值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与HRT组、安慰剂组有显著差异,尤以补肾中药II组对改善心系诸症评分值和反映心血管功能的血浆指针为显著。可以说明补肾气法为更年期相关疾病的主法。

(三)实验研究佐证

各相关课题的实验程序,略;

相关实验结果

补肾中药复方能有效地改善更年期大鼠的卵巢形态学异常;

各治疗组卵巢血管数目增多,血管壁变薄,管腔增大,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不同程度改善卵巢供血,改善血液流变性,尤以补肾中药II组优于其它组;

本实验补肾中药复方均能在不同层次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中的促性腺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调整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和黄体生成,升高血清E2P水平、降低TFSH水平,但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丙二醛(MDA);能增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延缓卵巢的老化。

补肾中药复方能改善心、脑血管供血,提高大脑皮质海马区尼氏小体的活力,从而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补肾中药复方能降低骨转换,增加骨密度,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矿化,从而有减少骨丢失的作用。

综合实验与临床结果分析,补肾复方对更年期大鼠整体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并从不同侧面对生殖轴有明显的影响,对H-P-O-A失调所致的月经失调、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确实有效,主要表现在促进卵泡发育、排卵、促进黄体形成、调整卵巢功能、调整更年期妇女机体失调状态,基本证实了补肾中药复方对生殖轴的影响. 为补肾气法防治更年期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支持和反证了肾主生殖的理论。

三、“补肾气法”“HRT”法对照初评

“HRT”是当机体缺乏性激素,并由此发生或将会发生健康问题时,需要外源地给予具有性激素活性的药物,以纠正与性激素不足有关的健康问题的一种医疗措施。“HRT”的原则是进行生理性补充、保持健康的生理状况,主要用来防治妇女更年期相关病症。

研究表明采用HRT具有调整绝经过渡期月经周期的紊乱;缓解和消除绝经前后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防止老年性痴呆;缓解泌尿生殖道萎缩,改善性功能,从而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而目前所使用的性激素类药物有增加某些人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危险度;增加体重;发生阴道出血;患有乳癌、晚期子宫癌、活动性肝脏疾病及血栓栓塞等疾患者则被列为禁忌;对是否长期应用“HRT”还存在争议;使“HRT”的临床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在世界使用HRT风行一时之际,国内亦专门在北京、广州、济南、成都分别成立了四个妇女保健中心,临床管理及观察“HRT”的使用,以利正确使用及推广“HRT”,从而提高更年期妇女的健康。如果当时对中医药防治更年期妇女相关疾病能给予同等重视,当美国医学会杂志编辑部社论发表后,在使用HRT方面所引起的纷纭的同时,有中医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出,将是中医药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事实上,国内在此方面已有一些相关的中医药研究,若对中医药相关研究的可喜苗头早有重视,此时正好弥补HRT带来的弊端。

笔者认为“HRT”不能一概否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成分剂型剂量及机理,更需要加强中医药防治更年期相关疾病的研究,是我们长期以来稳定研究补肾中药防治更年期有关病症的初衷和目的。

笔者主持的多项相关研究中,初步证明补肾中药复方对更年期生理病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补肾气防治更年期相关病症提供了实验与临床依据。研究实践基本说明“补肾气法”“HRT”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作用机制亦不尽相同,但研究结果基本一致。“HRT”是外源性的添加,很难针对不同个体动态提供合适的用量,因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引起一系列副反应;补肾中药方剂不含性激素(经检测,补肾中药组无雌激素成分),不同于外源性补充雌激素来达到治疗目的,其作用不完全是或不直接是对生殖轴产生影响,可能是通过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激发自身综合调节而发生效应的。

可见,研究防治女性更年期相关疾病的药物,不一定通过激素补充来寻求,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治疗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达到防治目的。

通过补肾气法的提出与论证以及实验、临床等研究,可以初步肯定补肾气法具有调整女性更年期生理病理状态,是防治更年期相关病症的有效方法,与“HRT”比较,更具有无激素副作用的优势和天然药物治疗的特色,有深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目前在中医药的相关研究中,尚存在依循西医学的性激素调控理论,寻求中药替代的倾向(如采用植物雌激素药物)。笔者认为这又是一种循环论证的错误,应该把握中医药特色,借鉴或创新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不含激素或含激素的合适药物及比例或“补肾气法”“HRT”最小有效量配合治疗,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研究中医药防治更年期疾病自身的路子,才是值得研究和应予以提倡的。

参考文献

[1]刘敏如.更年期障害汉方医论治.THE KAMPO.1995,13(特集)

[2] Hu11ey S, Grady D, Bush T,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AMA2002 288321

[3]宋韬、陆华、刘金星等.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集.1996

[4]时丹.补肾中药对雌性更年期大鼠生殖功能轴调控的实验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集.2000

[5]游向前.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验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集.2000

[6]林耀棠.补肾中药复方对雌性去势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影响.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集.2001

[7]世界卫生组织.九十年代绝经研究.世界卫生组织专题组报告.刘云嵘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8]Hill K. The demography of menopause. Maturitas 1996;23:113-127

[9]石一复.绝经妇女激素替代疗法的进展.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1999,(2):113

[10]刘建立等. 全国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有关问题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9):520—523

[11] Caillouette,J.L,Am J Obstet Gynecol176:1270—5;discussion 1275—7(1997)

[12]王凤兰等.更年期保健培训教程,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13]俞瑾等.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和药理研究—对神经生殖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生殖医学杂志,200095):266-271

[14]冯利.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近况及探索 中医药信息1999, (3):6

[15]陆启滨.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探讨,中医药学刊,2001192):139-140

[16]叶燕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江苏中医,2000218):18-19

[17]王小云等.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辨治思路,黑龙江中医药,2001,(2):8-9

[18]谈勇等.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ETNO的水平与中药替代治疗的研究,中国医刊,20013612):45-47

[19]张雅萍等.坤宁安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医药信息,2001183):52-54

[20]更年乐对更年期综合征网络机制影响的实验研究,江苏中医,20022310):56-57

[21] Po Mui Lam, Tse Ngong Leung, Christopher Haines.et al. Climacteric symptoms and knowledge about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women aged 40–60 years, Maturitas, 45(2): 99-107

 

 

附:圖片

 


 Add.: 2712 San Gabriel Boulevard
Rosemead, CA 91770 U.S.A.

Tel.: (626) 288-1199
 
Fax: (626) 288-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