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灵栓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Trial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with Suppository Yaotongling

 

 

 

(61007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罗才贵 刘明军 陈立

摘要  目的:评价腰痛灵栓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适应性、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按中药新药审批办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用腰痛灵栓剂与吲哚美辛栓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腰痛灵栓剂治疗组疗效优于吲哚美辛栓对照组,在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分析,两者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腰痛灵栓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吲哚美辛栓,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关键词    腰痛灵栓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研究

 

腰痛灵栓剂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经过科学的制剂工艺,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该药具有抗炎活血、散寒除湿、温经止痛之功。为研究其作用机制,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于20025月至20035月,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审批标准,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寒凝血瘀型患者,用腰痛灵栓剂为试验组,吲哚美辛栓剂为对照组,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0例病人,其中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程分布、病情等级分布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组资料在治疗前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3)及《脊柱外科学》(赵定麟,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6)中有关标准制定。

(1)  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

(2)  有局限性压痛点。

(3)  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4)  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

(5)  脊柱姿态的改变。

(6)  X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7)  CTMRI提示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其中(1)—(3)项必备,并具备(4)—(7)项中任意1项即可诊断。

1.3中医辩证分型: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制定。

本病主要分为寒凝血瘀证及肾气虚证。

本项研究仅选择寒凝血瘀证作为纳入病例。

寒凝血瘀型:腰冷痛或刺痛,转侧不利,静卧不减或加重,遇阴雨天疼痛加剧,舌苔白腻或舌质暗有瘀点,脉沉迟缓或脉涩。

1.4纳入标准:

(1)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2)  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辩证标准;

(3)  无典型手术指征者;

(4)  以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非中央型为主要观察对象;

(5)  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定“知情同意书”者。

凡符合以上5项标准者,可作为纳入试验病例。

1.5排除病例标准:

(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

(2)  其他疾病导致类似症状者;

(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  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骨质疏松症、骨结核、骨肿瘤者,精神病患者;

(5)  同时应用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可能影响结果判定的药物者;

(6)  严重体虚者;

(7)  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6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凡不符合各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病例,以及虽符合纳入标准而未按规定进行治疗,治疗时间<3天的病例,需予剔除。

2)受试者依从性差、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等不宜继续接受试验,未按规定治疗的病例等,均为脱落病例。统计分析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处理,如发生不良反应者应计入不良反应的统计;疗程已完成1/2以上者,应统计疗效。

3)剔除和脱落率应<20%

2治疗方法 

2.1试验组 腰痛灵栓剂,棕黄色锥型固体,1.5g生药/粒。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事科提供,批号011104

2.2对照组 吲哚美辛片,山西省临汾生化制药厂生产,批号00170020825mg/片。批准文号:晋卫药准字(1996)第040007号。临用前用0.5%CMC溶液将其配成1.881.20mg/ml的混悬液供试验用。(因吲哚美辛栓无法给予大小鼠,又无法购得市售吲哚美辛原料,故选用吲哚美辛片。)

 

2.3给药方法和疗程 直肠给药,一次1粒,一日两次,疗程15天。

3治疗结果

3.1疗效观测

  腰部疼痛

重度疼痛(非吗啡类药物不能缓解)                 6

中度疼痛(一般止痛药物可缓解)                   4

轻度疼痛(不需服用止痛药物,可忍受)             2

无疼痛                                           0

  腰部压痛

重度压痛(轻度用力就出现疼痛,叩击痛阳性)       6

中度压痛(轻度用力就出现疼痛,叩击痛阴性)       4

轻度压痛(用力按压才出现疼痛,叩击痛阴性)       2

无压痛                                           0

  腰椎活动度

腰椎活动明显受限,有明显脊柱侧弯,腰部屈活动有一个或两个方向明显受限,某一方面活动度在20度以下        3

腰椎活动受限,脊柱略有侧弯,腰部屈活动有一个或两个方向明显受限,某一方面活动度在40度以下               2

腰椎活动略受限,脊柱略有侧弯或无,腰部屈活动略有受限         1

正常                                              0

战立或徒步行走<100米出现                         3

徒步行走在100-500米之间出现                      2

战立或徒步行走501-1000之间出现                   1

步行正常                                          0

  下肢放射痛

明显的放射痛,放射感觉较剧烈,并沿神经根节段分布向下肢放射                                              3

有放射痛,并沿神经根节段分布向下肢放射,但放射感觉不剧烈,                                              2

下肢有不适感,并与神经根节段分布相符,但放射感觉不明显      1

无下肢放射痛                                      0

  直腿抬高试验

单侧或双侧阳性(最重一侧)直腿抬高试验<15                 6

单侧或双侧阳性(最重一侧)直腿抬高试验15-45度之间           4

单侧或双侧阳性(最重一侧)直腿抬高试验在46-正常之间       2

正常                                              0

  加强试验

阳性                                             2

正常                                             0

  拇指肌力

肌力明显减弱                                     4

肌力减弱                                         2

正常                                             0

  舌象:舌苔白腻或舌质暗有瘀点。

出现上述舌象                                      +

未出现上述舌象                                    -

  脉象:脉沉迟缓或脉涩

出现上述脉象                                      +

未出现上述脉象                                    -

4)病情程度:将上述评分结果加后,评估病情程度。

轻度:积分和<10分;

中度:积分和11-20分;

重度:积分和>20分。

3.2疗效判定标准:

1)总疗效评定: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1993年)中有关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①显效: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 N70%,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

②有效:轻度腰腿疼痛,30%N<70%,直腿抬高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

③无效:腰腿疼痛无好转,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3.3安全性检测   三大常规、肝肾功、心电图。

3.4疗效分析

3.4.1     1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和比较

组别

例数

积分和(X±sd

t

P

治疗组

100

22.00± 8.081

0.3370

0.6930

对照组

100

21.17±8.179

 

 

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和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2 两组病程比较(天)

组别

例数

病程最短 病程最长  病程

(天)   (天)  X±sd

F

P

治疗组

100

120      1  26.30± 26.56

0.0040

0.9510

对照组

100

90       1  25.90±23.71

 

 

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病程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3.4.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比较(见表3):

 

3  治疗后症状积分和比较

组别

例数

积分和(X±sd

t

p

治疗组

100

8.20± 6.13

2.2000

0.0320

对照组

100

11.47±5.33

 

 

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和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3.4.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差值比较(见表4):

 4.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差值比较:

组别

例数

差值(X±sd

t

p

治疗组

100

13.73± 6.02

2.48

0.016

对照组

100

9.83±6.170

 

 

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差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3.4.4  两组治疗方法对起效时间的影响(见表5):

5.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最短起效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最短  最长   平均起效时间(X±sd

F

p

治疗组

100

2    8      3.03± 1.33

3.33

0.002

对照组

100

2   12      4.50±2.01

 

 

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平均最短起效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3.4.5 两组治疗方法对总体疗效的影响(见表6):

6.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总有效率(%

p

治疗组

100

516.67%23(76.67%) 2(6.67%)  93.33%

0.009      

对照组

100

16(53.33%) 12(40%)    2(6.67%)  93.33%

 

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3.5 安全性评定

3.5.1 三大常规检查: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尿、便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考虑治疗的安全性,及对肝肾功的影响,未做统计学分析。

3.5.2 两组治疗前后对BUN ,Cr ,ALT ,TP ,ALB ,GLB等指标变化的影响:

3.5.2.1 治疗组治疗前后BUN ,Cr ,ALT ,TP ,ALB ,GLB等指标变化情况(见表7):           

7   治疗组(腰痛灵栓剂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指标(单位)

例数

用药前

X±sd

用药后

X±sd

t

P

BUNmmol/l

100

5.09±1.14

4.79±0.88

1.6160

0.1170

Crml/min

100

78.63±11.81

75.51±9.94

0.8520

0.4010

ALT(u/l)

100

27.27±8.48

26.17±7.89

0.8240

0.4160

TP(g/l)

100

74.11±3.95

73.69±3.54

0.5900

0.5600

ALB(g/l)

100

43.23±2.72

42.52±3.03

1.4030

0.1720

GLBmmol/l

100

30.99±2.65

31.22±3.04

0.3890

0.7000

结论:治疗组即腰痛灵栓剂组用药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各指标P值均小于0.05),无明显差异。

 

3.5.2.2 对照组组治疗前后BUN ,Cr ,ALT ,TP ,ALB ,GLB等指标变化情况(见表8):

 

8 对照组   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指标(单位)

例数

用药前

X±sd

用药后

X±sd

t

P

BUNmmol/l

100

5.45±1.46

5.67±1.13

1.282

0.210

Crml/min

100

75.75±12.55

76.38±8.52

0.271

0.788

ALT(u/l)

100

27.39±7.35

28.52±6.41

0.922

0.365

TP(g/l)

100

71.49±7.29

72.90±8.40

0.733

0.470

ALB(g/l)

100

45.05±4.62

45.04±4.62

0.018

0.986

GLBmmol/l

100

33.48±6.06

33.37±5.59

0.149

0.883

结论:对照组即安慰剂栓剂组用药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各指标P值均小于0.05),无明显差异。

3.5.3 不良反应记录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少数反映出现肛门轻微灼热感外均无不良反应出现。

4.讨论

1)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比例,病程,治疗前症状积分和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2)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和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和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从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和差值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的治疗作用优于对照组;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最短治疗起效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最短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最短起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更快地显现疗效,进而说明直肠给药腰痛灵栓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作用。

3)两组中93.33%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或改善,但治疗前后CT表现无明显改变,说明症状改善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该方法促使了椎间盘的回纳而产生的。

   4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无不良反应出现,说明腰痛灵栓直肠给药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安全的,具有广泛的市场开发前景。

 

 

 

 


 Add.: 2712 San Gabriel Boulevard
Rosemead, CA 91770 U.S.A.

Tel.: (626) 288-1199
 
Fax: (626) 288-4199